筆記小說網 > 堡宗別鬧 > 第六百二十九章 雄厚的人才儲備
  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最開始的時候,以為陛下的想法,是等大明打下漠北后,在漠北建立如衛所一般的承宣布政使司,結果發現不是,是要把承宣布政使司所在的地方打造成政治、經濟、軍事的繁華重鎮。

  也行。

  只要軍事力量夠硬,這個規劃能達到。

  結果現在一聽,承宣布政使司所在的新興城池,不只是入駐大明邊軍,也不止是遷移關內百姓過去,還要讓漠北的蒙古諸部去定居。

  包括于謙、杭敏、朱祁玉在內,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陛下你認真的?

  讓游牧民族改變他們延續了千年的生活習慣,定居生活在城市里?

  是不是有點想多了……

  游牧民族一旦定居城池里了,還叫游牧民族?!

  而且這個操作之難,簡直不可想象。

  別的不說,游牧了千年的蒙古諸部,憑什么聽話的去城市里定居,定居了他們又依靠什么生存,而蒙古牧民都去城市里了,那誰來放牧?

  不過此舉達成,倒也有個好處:游牧民族很可能慢慢的被改變,他們的鐵騎將不再擁有昨日輝煌。

  換言之,這個操作成功,陛下就把游牧民族給弱化了!

  比閹割還要可怕。

  因為這是改變游牧民族的本質。

  但現在哪想得到那么遠去。

  要想讓游牧民族定居,將會面對一堆的難題,不解決這些難題,這個目的永遠達不到,還不如老老實實的遷移關內百姓去關外,逐步蠶食、同化蒙古諸部。

  其實要得好……

  不如一勞永逸!

  怎么個一勞永逸法,那就是殺穿漠北,把蒙古變成一個地理名詞,而不是民族名詞,換言之,就是殺得漠北山河陸沉!

  這個想法其實不少人心中想過,尤其土木堡之變后,國仇家恨下,這么想真不過份。

  但一直以為是幻想。

  因為中原王朝根本不可能把蒙古諸部斬盡殺絕。

  強如漢武、永樂,也沒做到。

  但現在有機會了。

  然然廣安帝陛下似乎根本沒這么想過,反而廣安帝陛下的戰略和政策,有種把蒙古諸部當自家兄弟之間的斗爭來處理。

  關起門來打一架,打過之后還是一家人。

  這靠譜嗎?

  不過如果真讓游牧民族定居,那這個操作還是靠譜的。

  群臣思緒復雜。

  朱見濟也理解他們的心思,笑道:“此事就這么定了,兵部、戶部、工部,三部門聯合研究,商討出在漠北建立幾個誠宣布政使司——嗯,多一嘴,朕的建議是兩個。”

  在內蒙古區域一個,外蒙古區域一個。

  又道:“承宣布政使司的數量問題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在漠北新建幾座城市起來,如何選址,如何打造兵力聯線,以達到大明駐軍在這幾個城池見形成聯防力量,確保蒙古諸部沒有造反的可能,朕的意思大家都懂了罷?”

  群臣領旨。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傻子也明白了。

  陛下這個手筆很大。

  很大很大的那種!

  比京廣路和黑京路還要來得大氣磅礴。

  雖然耗費的人力、錢財很多,畢竟是要憑空修建城池起來,投入的錢財和民夫的數量不可想象,一兩年內無法完成。

  需要持續多年。

  但一旦完成,其影響之大,絕對是古往今來對漠北的最強戰績。

  因為一旦布局完成,漠北鐵騎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將一去不復返。

  相當于把長城防線推到漠北腹地去了!

  這就是陛下想要的戰果消化。

  朱見濟看向吏部尚書白圭,“吏部那邊,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人員配備,目前先按照朕的想法,準備好至少兩個承宣布政使司的人員名單出來,要求嘛……既然是去消化戰果的,官員的作風很重要,首先不能有貪腐的蛀蟲過去,畢竟咱們打服了蒙古諸部,更要收攏他們的民心,所以一定得是勤政愛民的好官員,關于此事,吏部選出人員后,可以先找都察院和錦衣衛溝通,看看這些官員在這兩個部門的風評如何,嗯……則個,還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剛打下漠北后,蒙古諸部的百姓肯定會有抵觸情緒,甚至可能會有小規模的造反,所以那邊的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員,不僅治政能力出色,還得有果決的大魄力,敢于在事態發生時采取任何手段并為之負責的奇葩!”

  白圭想了想,道:“人選問題不大,這一兩年,科舉一二甲的進士都差不多學習并掌控了《新華字典》和《三系書》,可以到地方出仕,加上北大、清華、太學等地方的優秀進士也可以出任地方職務,吏部可以從地方官員中抽調部分去漠北任職。”

  朱見濟笑道:“可不止漠北,還有中南半島!”

  白圭道:“也夠了,可以新老配合,讓地方官員中的經驗豐富能力出眾的人去中南半島擔任要旨,新進士們則先去輔左,慢慢培養。”

  忽然發現,陛下擴大科舉真是有先見之明。

  感覺中南半島和漠北,一下子就能把這幾年的一兩萬進士給消化完……這么一算,其實人才還是不夠,因為國內的發展也需要大量人才。

  朱見濟微微點頭,“承宣布政使司的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接下來是都司。”

  看向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官員。

  想了想,道:“和吏部那邊一樣,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也要盡快擬定出出任中南半島和漠北的都司的要職武將……”

  何健笑道:“隸屬五軍都督府的燕山軍事大學里,目前已有兩年的武舉人,雖然南北戰事中,一些武舉人已經出任了,但還有不少,可以派出去任職了。”

  誰能想到,現在的大明,連武將都可以在學校里培養了,而且教導這些武舉人的,幾乎都是大明當下最出名的將領。

  王越、李瑾、朱永……加上五軍都督府的高官們,甚至連何健和于謙,都去燕山軍事大學給武舉人們上過課!

  所以這一批武舉人,不論是個人身體素質還是戰術、戰略素質,都可以成為軍隊中的佼佼者。

  他們欠缺的只是沙場經驗。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